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五周年成绩单: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
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五周年成绩单: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
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五周年成绩单: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一批首创首试(shǒushì)蔚然(wèirán)成势、一批新兴产业拔节生长、一批中外企业纷至沓来……在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五周年之际,6月12日,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全面展示“两区”建设取得的突破性(tūpòxìng)成果。
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卢慧玲介绍,五年来,北京累计落地70余项(yúxiàng)全国(quánguó)突破性(tūpòxìng)政策,形成80余项向全国复制(fùzhì)推广的创新成果,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,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强劲活力。
6月12日,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(fāyánrén)卢慧玲介绍(jièshào)“两区”建设五周年有关情况(qíngkuàng)。首都之窗 李磊 摄
累计(lěijì)认定221家外资研发中心
“两区”指的(de)是(shì)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(北京)自由贸易试验区。
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是北京“两区”建设的(de)主线。五年来,北京聚焦制度型开放,在多个(duōgè)领域实现“零的突破”。在科技创新方面,率先推出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(yōuhuì)、高新技术企业(qǐyè)认定“报备即批准”等首创政策,设立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。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设立和发展,累计(lěijì)认定阿斯利康等221家外资研发中心,其中超九成分布在高精尖产业。
金融(jīnróng)开放步伐持续加快,累计落地全国首家新设(shè)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、首家新设外商独资期货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等约200家中外资(wàizī)金融机构。出台全国首个不动产及股权信托财产登记(dēngjì)专项文件,率先打通信托财产登记路径并成功落地多项案例。
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,设立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,落地(luòdì)145家数字经济(jīngjì)企业及数据仲裁中心等9个服务平台。发布首个场景化、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(chūjìng)负面清单,出台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(gǎigé)综合性政策文件,数据出境多样性和通过率居全国前列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,上架(shàngjià)数据产品(chǎnpǐn)超3200个。
北京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(quánguó)总量的8.4%
五年来,北京实际使用外资达661.8亿美元(yìměiyuán),占(zhàn)全国(quánguó)总量的8.4%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持续保持(chíxùbǎochí)在90%以上(yǐshàng),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从设立之初不足10%跃升至20%以上。外贸发展韧性凸显,2022年至2024年,北京连续(liánxù)三年进出口规模保持在3.6万亿元高位,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国前三。
同时,北京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,昌平美丽健康产业规模以上(yǐshàng)企业年收入超百亿元,实现三年(sānnián)新增一个百亿级(jí)产业集群;延庆推进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,聚集百余家无人机企业。
综合保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,形成特色鲜明(xiānmíng)的发展格局。中关村综保区(zōngbǎoqū)成为全国首个以“研发创新”为特色的海关特殊监管(jiānguǎn)区域,亦庄(yìzhuāng)综保区则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。天竺综保区2024年医药产业进出口货值(huòzhí)突破千亿元,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二期竣工后推动区域进出口额实现4倍增长。
外商投资企业(qǐyè)全程网办最快1天办好
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,将开办(kāibàn)时间从2-3个月(yuè)压缩至最快1天(tiān)。五年来,全市新设外资企业近7900家,吸引德国大众集团40年来在华最大单笔投资——酷睿程项目落地。
医药领域开放成效显著,礼来等8家国际药企集中在(zài)京设立研发中心,21款临床急需药品通过绿色通道(lǜsètōngdào)进口。
跨境贸易便利化(biànlìhuà)水平显著提升,创新推出“双枢纽两场物流协同”等模式,建立“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(chí)”政策框架。法治(fǎzhì)环境不断完善(bùduànwánshàn),今年北京位列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第四名,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等机构相继落户。
“两区”建设成果正加速转化为民生红利。通过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,已有18款罕见病药品获准临时进口,惠及2000余名患者。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模式,打造“入境(rùjìng)消费友好(yǒuhǎo)型商圈”。人才(réncái)服务方面,实施外籍(wàijí)人才工作(gōngzuò)居留“两证联办”,设立21个“扬帆”专窗提供出入境便利服务。
正在抓紧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(kuòdàkāifàng)3.0版
发布会上,卢慧玲透露了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下一步的(de)工作重点。据介绍,北京还要在制度开放上做文章。目前正在抓紧制定服务业(fúwùyè)扩大开放3.0版本,争取尽快获批实施;提升园区(yuánqū)开放水平,针对不同园区特点,采取“一园一策”的方式,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。
同时,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特别是科技、数字经济、金融、生物医药等北京(běijīng)优势产业,要进一步扩大开放(kāifàng)力度。推动区域协同(xiétóng)开放,加强京津冀三地联动,打造区域开放合作新高地。
继续优化国际化(guójìhuà)营商(yíngshāng)环境,在贸易、投资、人才引进、跨境资金流动等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,让北京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。
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杨许丽(xǔlì)
一批首创首试(shǒushì)蔚然(wèirán)成势、一批新兴产业拔节生长、一批中外企业纷至沓来……在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五周年之际,6月12日,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全面展示“两区”建设取得的突破性(tūpòxìng)成果。
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卢慧玲介绍,五年来,北京累计落地70余项(yúxiàng)全国(quánguó)突破性(tūpòxìng)政策,形成80余项向全国复制(fùzhì)推广的创新成果,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,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强劲活力。
6月12日,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(fāyánrén)卢慧玲介绍(jièshào)“两区”建设五周年有关情况(qíngkuàng)。首都之窗 李磊 摄
累计(lěijì)认定221家外资研发中心
“两区”指的(de)是(shì)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(北京)自由贸易试验区。
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是北京“两区”建设的(de)主线。五年来,北京聚焦制度型开放,在多个(duōgè)领域实现“零的突破”。在科技创新方面,率先推出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(yōuhuì)、高新技术企业(qǐyè)认定“报备即批准”等首创政策,设立全国首个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。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设立和发展,累计(lěijì)认定阿斯利康等221家外资研发中心,其中超九成分布在高精尖产业。
金融(jīnróng)开放步伐持续加快,累计落地全国首家新设(shè)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、首家新设外商独资期货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等约200家中外资(wàizī)金融机构。出台全国首个不动产及股权信托财产登记(dēngjì)专项文件,率先打通信托财产登记路径并成功落地多项案例。
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,设立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,落地(luòdì)145家数字经济(jīngjì)企业及数据仲裁中心等9个服务平台。发布首个场景化、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(chūjìng)负面清单,出台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(gǎigé)综合性政策文件,数据出境多样性和通过率居全国前列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,上架(shàngjià)数据产品(chǎnpǐn)超3200个。
北京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(quánguó)总量的8.4%
五年来,北京实际使用外资达661.8亿美元(yìměiyuán),占(zhàn)全国(quánguó)总量的8.4%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持续保持(chíxùbǎochí)在90%以上(yǐshàng),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从设立之初不足10%跃升至20%以上。外贸发展韧性凸显,2022年至2024年,北京连续(liánxù)三年进出口规模保持在3.6万亿元高位,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国前三。
同时,北京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,昌平美丽健康产业规模以上(yǐshàng)企业年收入超百亿元,实现三年(sānnián)新增一个百亿级(jí)产业集群;延庆推进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,聚集百余家无人机企业。
综合保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,形成特色鲜明(xiānmíng)的发展格局。中关村综保区(zōngbǎoqū)成为全国首个以“研发创新”为特色的海关特殊监管(jiānguǎn)区域,亦庄(yìzhuāng)综保区则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。天竺综保区2024年医药产业进出口货值(huòzhí)突破千亿元,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二期竣工后推动区域进出口额实现4倍增长。
外商投资企业(qǐyè)全程网办最快1天办好
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,将开办(kāibàn)时间从2-3个月(yuè)压缩至最快1天(tiān)。五年来,全市新设外资企业近7900家,吸引德国大众集团40年来在华最大单笔投资——酷睿程项目落地。
医药领域开放成效显著,礼来等8家国际药企集中在(zài)京设立研发中心,21款临床急需药品通过绿色通道(lǜsètōngdào)进口。
跨境贸易便利化(biànlìhuà)水平显著提升,创新推出“双枢纽两场物流协同”等模式,建立“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(chí)”政策框架。法治(fǎzhì)环境不断完善(bùduànwánshàn),今年北京位列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第四名,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等机构相继落户。
“两区”建设成果正加速转化为民生红利。通过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,已有18款罕见病药品获准临时进口,惠及2000余名患者。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模式,打造“入境(rùjìng)消费友好(yǒuhǎo)型商圈”。人才(réncái)服务方面,实施外籍(wàijí)人才工作(gōngzuò)居留“两证联办”,设立21个“扬帆”专窗提供出入境便利服务。
正在抓紧制定服务业扩大开放(kuòdàkāifàng)3.0版
发布会上,卢慧玲透露了北京“两区”建设下一步的(de)工作重点。据介绍,北京还要在制度开放上做文章。目前正在抓紧制定服务业(fúwùyè)扩大开放3.0版本,争取尽快获批实施;提升园区(yuánqū)开放水平,针对不同园区特点,采取“一园一策”的方式,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。
同时,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特别是科技、数字经济、金融、生物医药等北京(běijīng)优势产业,要进一步扩大开放(kāifàng)力度。推动区域协同(xiétóng)开放,加强京津冀三地联动,打造区域开放合作新高地。
继续优化国际化(guójìhuà)营商(yíngshāng)环境,在贸易、投资、人才引进、跨境资金流动等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,让北京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。
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杨许丽(xǔlì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